金石堂 財經管理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金石堂 財經管理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評價



網友滿意度:



最近小編的朋友買了一本書

跟她借來翻閱一下

是一本有關企業經營管理的書

企業管理應該是許多商學校必念的

理論的書雖然經典重要

但說真的很些不是很容易懂

小編覺得多看一些企案個案

對於理解企業的經營哲學理念蠻有幫助的

朋友跟我分享也需要多看一些全球趨勢的書

觀察世界的動態因為時時刻刻都在改變

小編聽了也有一點興趣上網找一些書

我是在金石堂網路書店找

裡面有很多不同類別的書

因為之前有在這裡買英文檢定的書

覺得還不錯

今天要分享最近看到的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裡面有提到一些需要知道的關鍵知識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看看唷

在金石堂網路書店買書

銀行卡友有好康優惠唷

單月消費滿額享刷卡金回饋

是不是覺得不錯呀

下面還有折價券傳送門

快去逛逛買好書吧





小鴨 金石堂購物折價券傳送門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本週熱銷商品:





這樣下指令,軟爛部屬變能幹:帶人先帶心?錯!一切都得從行為管理開始







不懂帶人、不懂帶團隊套書(二冊)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Excuse Me- Professor: Challenging the Myths of Progressivism



    「基本工資能幫助窮人?」

    「有錢人有義務回饋社會?」

    「機器人與電腦化會造成失業?」

    讓美國經濟教育基金會學者團隊帶你

    回歸經濟學原理,誠實破除52個常見迷思

    不用盡信專家名嘴、不再盲從、不被唬弄,重新理解經濟學

    不分中外,「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是經濟學論述目前的主流,核心觀念是要求政府強力介入,如擴大福利、保障最低工資、縮小貧富差距、規範財團壟斷等,認為社會應該達到真正的公平。

    然而,主張有限政府、自由市場的經濟學者─經濟教育基金會總裁羅倫斯•里德及其團隊,根據市場原理、邏輯論證、歷史教訓等,提出了不同的思考:

    ※巴菲特的稅率比秘書還低?

    其實→排除個人薪資稅,納入企業所得稅和薪資稅,以正確的分析方式計算後,巴菲特2010年的稅率,其實比員工的平均稅率高出10%以上。

    ※立法規定基本工資,能幫助窮人?

    其實→你不能期待只要立法,就會讓雇主支付勞工高於其生產力的薪資,畢竟經濟學原理是當價格(或薪資)較高時,購買者便較少。

    ※政府支出能帶來就業與繁榮?

    其實→政府的「支出」看似能刺激經濟,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它的重分配性質。如果政府多花錢,被拿走那些錢的人,就會少花同樣多的錢。

    這場思辨之旅深入淺出,你不必是經濟學家或哲學家,就能深入了解經濟運作和思辨邏輯,看懂它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找出自己的獨特見解!

    本書特色

    1.觀點犀利,深入呈現經濟學思辨過程

    當主流意見是「政府要包辦一切」、「貧富差距是大財團壟斷帶來的」、「基本工資越高越好」(也就是「進步主義」),作者及其代表的經濟教育基金會,回歸經濟學原理、歷史上的客觀事實和理性的邏輯分析,反思52種常見論點,帶讀者重新理解經濟學。

    2.每則概念4?5頁,可速讀速學

    經濟議題很重要,但是有看沒有懂?本書以精簡文字搭配有感案例,附上重點提要,讓經濟知識變簡單,5分鐘就看懂!















      國際名人推薦

      「在這個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感受到經濟停滯的時代,當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正在消失,對經濟現實與經濟政策進行審慎的批判思考是必要的。我們早就應該摒棄陳腔濫調,找回經濟的基本常識,因此我很高興看到這本選集問世。」──喬治(Robert P. George),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法理學麥考密克講座教授

      「有些社會主義者假扮成『自由主義者』與『進步主義者』,本書是對抗這些人的必要指南。」──霍拉維茲(David Horowitz),大衛?霍拉維茲自由中心(David Horowitz Freedom Center)總裁

      「今日的大學生正需要這本書,來了解他們生活其中且很快要領導的世界。我鼓勵每位父母、祖父母以及深刻關切美國未來的公民,送這本書給他們認識的每位年輕人。這些學生也許只有這個機會認識這世界的真實運作方式。」──隆恩(Christopher Long),校際研究所(Intercollegiate Studies Institute)所長

      「在鼓吹自由市場的運動中,里德是思想最敏銳、溝通最清楚的健將之一。美國的自由與繁榮一日日被廣泛流傳的集體主義神話啃噬,這本組織嚴謹的傑作一一加以駁斥。里德及其他作者引領我們走過社會主義的瓦礫堆,規畫出一條常識鋪成的康莊大道,通往更好的未來。我從這本書裡學到很多,你一定也可以。」──默多克(Deroy Murdock),福斯新聞撰稿者,頂天立地網(Atlas Network)資深研究員



















    • 作者介紹







      勞倫斯?里德(Lawrence W. Reed

      2008年起,擔任美國經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至今。曾任密西根州麥基諾公共政策中心(Mackinac Center for Public Policy)主任超過20年,以及密西根州諾思伍德大學(Northwood University)經濟系主任。

      里德積極提倡自由,文章曾刊於《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今日美國》(USA Today)、《巴爾的摩太陽報》(Baltimore Sun)、《底特律新聞》(Detroit News)等。著有(或合著)以自由為題的7本書。獲獎無數,包括麥基諾公共政策中心頒發的「自由鬥士獎」等。

      過去30年來,里德每年至少有75場演講,在美國每一州,以及保加利亞、中國到玻利維亞等數十個國家,幾乎都演講過。最知名的演講包括「健全政策的七大原則」與「大蕭條的大迷思」──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在全世界播放。







    • 譯者介紹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現從事專職翻譯。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作《Y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獲第3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譯有《EQ》、《綠色EQ》、《破壞性情緒管理》、《超級關係》等書。



















    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目錄導覽說明





    • 推薦序52回有趣的思辨拔河/王之杰

      序言

      編者與撰稿者介紹

      Part 1貧富不均就是危機?

      迷思1巴菲特的稅率比秘書還低

      迷思2富者愈富,窮者愈窮

      迷思3有錢人有義務回饋社會

      迷思4大家喜歡羅賓漢,因為他劫富濟貧

      迷思5收入不均,是當代最嚴重的經濟與道德危機

      迷思6所得不平等是市場力量所引起,需要政府干預

      迷思7平等有助於實現共同利益

      迷思8資本主義鼓勵貪婪,政策應加以調和

      迷思9洛克斐勒的標準石油公司,證明我們需要反托拉斯法,對抗壟斷市場

      的勢力

      迷思10政府是打擊通膨的鬥士

      迷思11耶穌是進步主義者,主張透過所得重分配幫助窮人

      迷思12大政府可抑制大企業

      迷思13政府管制企業是必要的――從辛克萊《魔鬼的叢林》談起

      Part 2自由市場造成剝削?

      迷思14自由市場沒有顧及窮人

      迷思15工會能提高薪資與生活水準

      迷思16基本工資能幫助窮人

      迷思17自由市場會剝削婦女

      迷思18價格管制,可阻止奸商趁機發災難財

      迷思19業務跨國外包,有害經濟

      迷思20要合作,不要競爭!

      迷思21所有權必須透過分享來調和

      迷思22從集體情境看人性,最透徹

      迷思23以市場為基礎的自願協議,是在「利用」人

      迷思24自由市場無法提供公共教育

      迷思25利潤是行為可疑的證據

      迷思26統計數字的差距可證明種族歧視

      Part 3政府愈強大愈好?

      迷思27政府支出能帶來就業與繁榮

      迷思28有正確的人來掌管政府就夠了

      迷思29政府不救苦,誰來救苦?

      迷思30政府必須補助藝術

      迷思31保存歷史,只能靠政府來主導

      迷思32資源即將耗盡,政府必須加以控管

      迷思33我們正在毀滅地球,政府必須有所作為

      迷思34經濟需要計畫,而且是中央計畫

      迷思35社會愈複雜,愈需要政府來控制

      迷思36平衡貿易逆差要靠政府

      迷思37政府要有強制力,才能讓人民好好照顧自己

      迷思38解決人口過剩的方法是人口控制

      迷思39資源匱乏的國家,需要強大的中央計畫

      Part 4要權利,不要資本主義?

      迷思40醫療保健是人民的權利

      迷思41人權比財產權更重要

      迷思42安全比自由更重要

      迷思43我有權利!

      迷思44市場無情,但政府應該要有同情心

      迷思45資本主義的血汗工廠和童工亟需政府干預

      迷思46工業革命帶來不幸的童工

      迷思47機器人與電腦化會造成失業

      迷思48美國人將收入浪費在自己身上,卻漠視公共需求

      迷思49大蕭條是資本主義未受約束所釀成的災難

      迷思50即使小羅斯福新政沒做到,二次大戰也會終結大蕭條

      迷思51小羅斯福贏得大選,是因為進步主義的計畫經濟政見

      迷思52進步主義者立意良善,這還不夠嗎?



















    推薦序

    52回有趣的思辨拔河文/商業周刊數位內容編輯部總編輯 王之杰

    「經濟一定得成長嗎?」翻開中華民國財經相關法規看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中央銀行法》第2條?經營目標」規定,本行經營之目標:1.促進金融穩定。2.健全銀行業務。3.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4.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

    從字面上來看,前三個所謂?目標」:金融穩定、健全銀行及維持貨幣穩定,只能算是?手段」,真正的目標是協助經濟發展,用白話文超譯一下,就是讓經濟持續發展。

    不只台灣央行,1913年制定的美國《聯邦儲備法》(Federal Reserve Act),也明定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的最重要任務有三:擴大就業率(maximum employment),穩定物價(stable prices)及保持長期穩定的利率水準發展(moderate long-term interest rates),這三項重要任務,無一不是要求經濟穩定成長。

    為何維持經濟一定要保持成長?利率一定要向上發展?難道不能衰退嗎?為何近來大家聽到?負利率」就聞之色變?

    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先了解一個財務金融世界的基本概念――?折現率」(discount rate)。

    折現率字面上看來扎眼,其實概念很簡單,就是:?未來的一塊錢,『價值』會比今天的一塊錢小」,因為大家預期經濟?應該」要持續成長,錢放在金融機構或銀行一段時間之後,?應該」會產生孳息收益,因此扣掉這些預見的?收益」,同樣「價格」的一塊錢,未來的?價值」,也就?應該」比今天小。

    這幾個?應該」的基本假設,幾乎是現今人類文明世界,所有金融商品定價的基礎。

    金融活動在定價之前,都會根據期約的長短及客觀的環境,訂出一個折現率,也就是未來利率發展的假設,根據這個假設,才能決定商品的價格。從最簡單的定存、借款、買保險、發行債券、股票、購併,都是奠基在這個假設上。

    一旦這個基礎假設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所有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可能都得改寫,因此?當錢放在銀行本來有孳息可賺的『正利率』環境,變成「錢放在銀行,還要繳交『管理費』的『負利率』環境時」,會引發全球的震撼。

    還好,過去大半個世紀以來,大規模的戰爭減少、全球人口快速膨脹、科技持續發展、加上國際貿易暢旺,長線來看,人類一直享有不錯的穩定經濟成長。不過,發展過程中,波瀾也不少,1929年的十年全球經濟大衰退、1970年代石油危機,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災、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大海嘯,都是例子。

    每一次?危機」出現,成長的基調就會改變,失業、貧富不均、剝削等經濟公平問題,也容易伴隨而生,要求政府應該?聞聲救苦」的聲量當然高漲。也因此,每一次危機,政府介入經濟活動、維持?秩序」、?就業」及?公平正義」的程度就深一層,逐漸從糾察隊、資源分配者、管理者,一直擴大變成整體經濟活動的計畫者。

    在經濟學世界中,「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就是支持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活動的代表。他們的核心觀念是要求政府強力介入,如擴大福利、保障最低工資、縮小貧富差距、規範財團壟斷等,認為社會應該達到真正的公平。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逐漸變成主流。

    「我反對!」是《教授,我有問題!》編者勞倫斯?里德(Lawrence W. Reed)提出的異議,這些被歸類在自由市場的經濟學者,主張政府不是萬能的天神,應該限縮自己的權力。藉由本書,他們與進步主義展開52回有趣的思辨拔河:?貧富不均會不會是一場假危機?」、?企業家正當做生意,卻被認為虧欠社會?」、?誰說機器人與電腦化會造成失業?」、?資本主義的血汗工廠和童工亟需政府干預?」

    千萬別被這辛辣、反主流的問題嚇到,或是誤會他們在為富人辯護,其實他們想做的只是要彰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價值,請政府從經濟成長的駕駛座上退下來。

    如果你對皮卡提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有興趣,更該看看這本書,聽聽兩派作者到底誰是誰非,就算難有定論,至少會是一場豐富好玩的腦力激盪!

















    第一章∥計畫運作的迷思

    #10 「政府支出能帶來就業與繁榮」

    作者: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

    一個不良少年朝麵包店的窗戶丟了一塊磚塊。老板憤怒地跑出來,但少年已經跑了。一群人圍攏過來,帶著沉默的不滿盯著窗戶那個大洞,以及散落在麵包與餡餅上的碎玻璃。一會兒之後,群眾覺得有必要做點哲學的反思。其中幾乎一定會有一些人提醒彼此和麵包店老板,這樁不幸畢竟有其光明面──可為某個玻璃業者創造生意。

    想到這裡,他們再進一步探討。一片新的平板玻璃窗要多少錢?三百美元?那不是小數目。畢竟,如果窗戶永遠不會破,玻璃業會變成怎樣?當然,這樣想下去會沒完沒了。玻璃業者會多出三百美元可以花在別的商品上,那些商人又會多出三百美元可以花在另外的商品上,如此無限發展下去。那片打破的窗戶將提供金錢與就業,形成不斷擴大的圈圈。那群人可從這一切導向一個合理的結論:丟磚塊的小混混非但沒有對公眾構成威脅,反而讓公眾受益。

    接著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那群人的第一個結論至少是對的。首先,那個小小的破壞行為代表某個玻璃業者會多一筆生意。就像殯葬業者聽到有人死掉一樣,玻璃業者得知這個事件不會不開心。但麵包店老板將少掉原本計畫買新西裝的三百美元。因為他必須換窗戶,只好不買西裝(或某種等值的需求或奢侈品)。他原本可以擁有窗戶和三百美元,現在只能有窗戶。或者,他原計畫當天下午買西裝,現在他不能同時擁有窗戶和西裝,只能滿足於有窗戶但沒西裝。如果把他想成社會的一部分,社會將失去原本可以有的西裝,也就比原來貧窮了那麼一些些。

    簡而言之,玻璃業者多出的生意只是裁縫少掉的生意,並沒有增加新的「就業」。那群人只想到交易的雙方,麵包店老板和玻璃業者,卻忘了牽涉到潛在的第三方,裁縫。就是因為裁縫與現在的情況毫無關係了,他們才會忘了他。一兩天後他們會看到新窗戶,但永遠不會看到多出的西裝,理由就是因為永遠不會做西裝了。他們只看眼前立刻看得到的。

    這樣我們解析完了破窗戶這個基本謬誤。你可能會以為,任何人略加思考後都能避免掉。然而破窗謬誤透過上百種方式的掩飾,恰是經濟史上最頑固的謬誤,現在的猖獗程度更甚以往任何時候。每天都有人嚴肅地重申此一謬誤:包括了不起的產業大老、商會、工會領袖、社論/報紙專欄/電台評論、運用最細膩技巧的專業統計專家、最佳大學的經濟學家等。他們全都以不同的方式闡述破壞的好處,或宣稱政府只要花錢就能「刺激」經濟,卻從不問錢必須從哪裡來。

    其中有些人或許不屑於說出微小的破壞能帶來淨效益,卻在巨大的破壞中看到近乎無窮的效益。(編按:像克魯曼(Paul Krugman)一類的「進步主義」經濟學家可以大言不慚地暗示,你的房子被炸掉能刺激經濟,到目前為止卻未炸掉自己的房子以貢獻一己之力刺激經濟。)

    他們看到必須靠戰爭來實現的「生產奇蹟」,也看到「累積」或「壓抑」的龐大需求促成世界的繁榮。在二戰後的歐洲,他們開心地數著「必須更新」的房子──乃至整座城市。在美國,他們計算戰時無法建造的房子,無法提供的尼龍絲襪,老舊的汽車和輪胎,過時的收音機和電冰箱。他們計算出驚人的總數。

    這不過是我們的老朋友──破窗謬論──的舊瓶新裝,而且變本加厲到難以辨認。

    (編按: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撰寫本文的靈感來自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Frédéric Bastiat)。赫茲利特寫了很多書,最有名的是廣受歡迎的《一課經濟學》(Economics in One Lesson),本文即是根據該書改寫,讀者可無償上FEE.org取得。)

    摘要

    ?破窗謬論基本上是在告訴我們,想問題應更周詳。只看眼前的或注意到的事物還不夠,同時必須考量一項作為或政策對所有人的長期影響。

    ?政府的「支出」看似能刺激經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它的重分配性質。如果政府多花錢,被拿走那些錢的人就會少花那麼多。如果政府多花錢,而且是靠舉債付錢而不是課稅,那麼今日資本市場縮減的程度,恰與政府支出增加的程度相當。









    編/譯者:張美惠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17*22
    頁數:240

    出版地:台灣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勞倫斯.里德

      追蹤







    • 譯者:張美惠








    •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16/4/22








    • ISBN:9789869283571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生活市集折價券教授,我有問題!走一場經濟學思辨之旅,釐清52個常見迷思





arrow
arrow

    johnnig6h5b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